2017年圣诞节,微信刷脸支付也在广州白云万达广场的VERO MODA智慧时尚体验店里首度亮相。
2018年9月6日,人民银行印发《金融科技发展规划(2019-2021年)》,其中提到“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,由持牌金融机构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清算模式”,这也为刷脸支付顶层设计打开了通道。
2018年12月,支付宝率先推出刷脸支付机器“蜻蜓”,拉开了刷脸技术正式商用的序幕。3个月后,微信紧随其后推出了刷脸支付机器“青蛙”。
小到超市、便利店、洗车场,大到酒店、商场、地铁站,刷脸支付的应用场景简直无处不在。如果能够将刷脸支付模式顺利推广开来,对于消费者来说,将意味着更快的速度、更简单的操作以及更便捷的服务。
为推动尽早实现这一愿景,微信和支付宝除了在硬件方面开始你追我赶式的迭代更新,与之相伴的还有不断加码的巨额补贴。
有关研究机构指出,“国内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受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的主导,在两家公司积极推广刷脸支付的背景下,整个行业都会快速跟进,包括上游的机器厂商、下游的收单服务机构及其他同业竞争者。
在两大支付巨头不惜拿出巨额补贴,快速抢占推广市场大背景下,下游服务商迎来了发展契机,而他们现在最主要的扩张方式就是加盟代理:巨头先授权给服务商,服务商再去全国发展代理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福州便民网看到的,谢谢!